被爆炒的元宇宙,是否又是出自老美的一项割韭菜计划
1981年老美的一位著名教授,在他的小说《真实姓名》中就曾经描写过,人类通过技术手段将人的大脑和计算机连接,然后进入到一个虚拟世界,在这个虚拟世界中还保持着感官体验。1992年一位叫做史蒂芬森的科幻小说作者,在《真实姓名》的基础上创作一本叫做《雪崩》的科幻小说,这本小说奠定了史蒂芬森“元宇宙”提出者的地位。小说中描述了一个平行宇宙,这个宇宙是脱离现实的虚拟世界,小说内将其称为“元界”,现实中每个人在“元宇宙”里都有另一个虚拟身份,“元界”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“元宇宙”。
2018年上映的一部叫做《头号玩家》的电影,里面所描述的就和张一鸣要做的“元宇宙”一样。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里,每个人都有一个人新的身份。可以满足不同类型,场景的社交娱乐,它又比电脑游戏更加多元化,道具,角色,甚至有对应的经济体系,可以说“元宇宙”若能成功,就等于人类成了造物主,亲自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。
想要实现元宇宙需要的技术也有很多,网络通信是必不可少的,现在5G技术已经比较成熟,理论上是可以应用的,还需要人工智能,游戏引擎,多媒体技术和区块链,当然最重要的还是AR,VR,MR等。所以当先入局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互联网公司,区块链和游戏公司。
2014年脸书就率先收购了一家AR公司,此次收购金额达20亿美元,随后亚马逊,谷歌等公司也相继入局,国内除了张一鸣的40亿投资外,腾讯在去年也表示会积极探索虚拟互联网世界。同样去年老美一位说唱歌手,通过一款叫《堡垒之夜》的游戏,在线上开了一场虚拟演唱会。这时候“元宇宙”才进入普通网友的视野,今年“元宇宙”上市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它,上市第一天市值便达到400多亿美元,被戏称成为“元宇宙第一股”。
“元宇宙”概念的出现,又让很多网友表示想到每次更新的通信网络,有兴趣的网友们可以看看从3G开始,一直到5G宣传片的内容几乎都是一模一样,但是二十年过去了,宣传片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。还有十几年前就开始宣传的全息投影,至今还只是存在于宣传片中。“元宇宙”可能需要时间来实现,又或者它本身就是一场骗局。
网友们都知道老美曾经用“星球大战”拖垮了毛熊,而席卷全球的互联网虚拟经济,其实也是老美曾经做的局。在互联网火遍全球的以后,老美就发现自己国家许多资本投入进互联网行业里,而国内的制造业,农业的投入相对减少了一些。这时它灵机一动,干脆一不做二不休,就把互联网蛋糕做大,让全球都参与进来。
结果正如大家所见,全球大规模互联网公司相继崛起,这些企业本身是赚到了钱,但却拖垮了制造业。因为互联网行业不管怎么说看起来也比制造业体面很多,而且没有制造业那么辛苦,更多年轻人更愿意投身进互联网行业。另外,互联网行业属于“赚快钱”的行业,只要抓住互联网里任何一个风口,很短时间内就能赚的盆满钵满。但是立国之本的工业和制造业,却被虚拟经济的互联网行业吸引走大量员工和投资资金。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发现了这一点,所以对互联网公司的扶持取消很多,对核心科技和制造业公司加大扶持。“元宇宙”很可能就是互联网虚拟经济之后,另一个做空世界工业和制造业的局。
所以说元宇宙不过是一个大气球,无数人一起把它吹大后,当把它戳破时发出的声音,只剩众多入场者的哀嚎。虽然现在无法断定“元宇宙”,是否是出自华尔街的又一项割韭菜计划,但是希望国内入局的各位互联网大佬们,入局有风险,需多多谨慎呀。近期颁布的一系列新规章,也表明了资本互联网都是泡沫,只有真正的科技才能兴国,希望这些已经入局和打算入局的公司,能够看清未来,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够主导世界。
本文 投糖网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www.toutang.net/xiangmufenxi/1026.html
1.投糖网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